十里洋场的成语故事


十里洋场

拼音shí lǐ yáng chǎng

基本解释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,洋货充斥,或称十里洋场;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。多含贬义。②泛指繁荣的市场。

出处茅盾《健美》:“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十里洋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十里洋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女娲补天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。”
人面兽心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
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又红又专 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
不三不四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度己失期
今是昨非 晋 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
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莽侍疾,亲尝药,乱首垢面。”
风和日丽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