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如鸡肋的成语故事

拼音wèi rú jī lèi
基本解释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味如鸡肋的典故
公元217年,刘备派兵进攻汉中。经过激战,终于杀死守将夏侯渊,拿下了汉中。夏侯渊被杀,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,曹操立即率领大军前往汉中。但大军开到汉中城外时,发现那里所有有利地形都已被黄忠等抢占,一时难以取胜。双方相持了几个月,曹军的处境越来越不妙。一天晚上曹操用饭,发现菜中有一碗是鸡肋骨做的汤。他注视着鸡肋,若有所思。正好这时他的亲信夏侯淳来请示当夜口令,普操随口说了“鸡肋”二字。夏侯淳听了有些奇怪,但也不再询问,照原话传达下去。在营中办理文章、事务的主薄杨修听到“鸡肋”的口令后,马上收拾行装,准备动身。大家见他这样,都问他怎么知道将要退军。杨修回答说:“你们都知道,鸡肋这东西丢弃它可惜,但吃起来又没有什么肉。以它来比喻汉中,不攻下来可惜,但攻起来又不那么容易。 所以我知道魏王打算退军了。”众人听了将信将疑。第二天,曹操果然下令回师,大家这才信服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味如鸡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星霜屡移 | 唐 高适《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》:“星霜屡移,书奏仍阙。”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,岁月匆匆。 |
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河鱼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 |
哀而不伤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 |
当机立断 | 汉 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 |
时易世变 | 晋 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当今之急,何用清谈?时易世变,古今异俗。”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 |
喔咿儒睨 |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?” |
冠绝一时 |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