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成名立的成语故事


功成名立

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lì

基本解释成:成功;名:名利。建立了功绩,名声也有了。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。

出处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4回:“功成名立,偕老林泉,这是我的夙愿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功成名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功成名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遏恶扬善 《周易 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
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易子而教
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
安于现状 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