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头丧气的成语故事


垂头丧气

拼音chuí tóu sàng qì

基本解释垂头:耷拉着脑袋;丧气:失去志气;情绪低落。耷拉着脑袋;有气无力。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。

出处唐 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

垂头丧气的典故

唐朝末年,政治腐败,各地藩镇拥兵自重,北方两大藩镇李茂贞、朱全忠为了控制唐昭宗,宦官韩全诲劫持唐昭宗到凤翔投奔李茂贞。李茂贞无能,竟要把皇帝交给朱全忠。韩全诲见大势已去,垂头丧气,默不做声,昭宗下令诛杀韩全诲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垂头丧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混淆是非 清 陶曾佑《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》:“锢蔽见闻,淆混是非。”
识文断字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放牛归马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清清楚楚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,弱不胜衣,故憨憨的只管贪看。”
长命富贵 《旧唐书 姚崇传》:“经云:‘求长命得长命,求富贵得富贵。’”
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
贫贱不能移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