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精于勤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è jīng yú qín
基本解释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。
出处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
业精于勤的典故
唐朝时期,文学家韩愈因为敢于直谏而得罪了皇帝,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,后来被调回京担任国子监博士,他上任后教育学生要记住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学生以他的经历来反驳他。他则以司马迁、屈原的例子来教育他们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业精于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物尽其用 |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 |
疑邻盗斧 |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,窃斧也;颜色,窃斧也;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也。” |
进本退末 | 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 |
河鱼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 |
遗形藏志 |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 |
争先恐后 |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 |
坏法乱纪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 |
目不转睛 |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 |
暴取豪夺 | 宋 苏轼《策断上》:“国用不足,则加赋于民,加赋而不已,则凡暴取豪夺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 |
风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,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