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寄死归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ēng jì sǐ guī
基本解释寄:暂居。生似暂寓,死如归去。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。
出处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生:寄也;死:归也。”
生寄死归的典故
传说上古时期,大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华夏领袖。一次他去南方省份巡视,与随从坐船到江心,突然一条黄龙把船托到半空,船上的人顿时五色无主。大禹则大笑道:“我受命于天,竭力而劳万民。生,寄也;死,归也。”黄龙见吓不到大禹,于是就仓皇而逃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生寄死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响答影随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7卷:“由是论之,罪福报应,犹响答影随,不差毫末。” |
信及豚鱼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 |
物腐虫生 | 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 |
口快心直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 |
同室操戈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 |
兵无常势 | 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 |
大树将军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军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 |
官僚主义 | 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 |
时至运来 |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 |
败俗伤风 |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