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余读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。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
例子余尝以三余读书,讲习之暇,读其文。(晋 陶潜《感士不遇赋序》)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yú dú shū
注音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
繁体三余讀書
感情三余读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读书刻苦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释)
- 尽信书不如无书(意思解释)
- 超俗绝世(意思解释)
- 凿壁借光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广阔天地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释)
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- 满天飞(意思解释)
- 强颜欢笑(意思解释)
※ 三余读书的意思解释、三余读书是什么意思由辞源阁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严刑峻法 | 峻:严酷。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。 | 
| 凿壁借光 | 凿:挖。在墙上凿一小孔,借邻居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家贫刻苦读书。 | 
| 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 
| 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 
| 经纬天下 |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 | 
| 祖传秘方 |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 | 
| 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 
| 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 
| 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 
| 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 
| 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 
| 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 
| 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 
| 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 
| 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 
| 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 
| 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 
| 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 
| 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 
| 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 
| 忠果正直 | 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。 | 
| 成己成物 | 自身有所成就,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。 | 
| 好来好去 | 善始善终。 | 
| 万家灯火 | 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。 | 
| 不言而喻 | 言:说明;喻:了解;明白。不用说就可以明白。 | 
| 貌合神离 | 貌:外表;神:内心。指外表上一致;内心里不一样。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;而实际上各怀心思。 | 
| 记忆犹新 | 犹:还;仍然。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;好像刚刚发生一样。形容印象极其深刻。 | 
|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 | 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