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性
词语解释
心性[ xīn xìng ]
⒈ 性情。
英temperament;
引证解释
⒈ 性情;性格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今先生所交必清澄其行业,所厚必沙汰其心性。”
宋 柳永 《红窗睡》词:“二年三岁同鸳寝,表温柔心性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一回:“周瑞家的 虽不管事,因他素日仗着 王夫人 的陪房,原有些体面,心性乖滑,专惯各处献勤讨好。”
秦兆阳 《选举》:“她是知道儿子的心性的。”
⒉ 中国 古典哲学范畴,指“心”和“性”。 战国 时 孟子 有“尽心知性”之说。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,禅宗认为心即是性,倡明心见性,顿悟成佛。 宋 儒亦喜谈心性,但各家解说亦不一。 程颐、朱熹 等以为“性”即“天理”,“心者,人之神明,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。”故“心”“性”有别。 陆九渊 则主张“心即理也”,认为“心”“性”无别。其说虽不同,而均属唯心主义。 清 初 王夫之 和后来的 戴震 等人对心性作了一些唯物主义的阐说。后人亦以“心性之学”称 宋 明 理学。参见“理学”。
引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:“心性不异,即心即性。”
国语辞典
心性[ xīn xìng ]
⒈ 本心、性情。
引《西游记·第二三回》:「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,却只是一味蒙直,倒也有些膂力,挑得行李,还看当日菩萨之念,救他随我们去罢。」
《红楼梦·第四九回》:「凤姐冷眼敁敠岫烟的心性为人,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,却是个温厚可疼的人。」
近心地 心肠
英语one's nature, temperament
德语Disposition, Naturell, moralische Natur (S)
法语sa nature, tempérament
相关成语
- tǔ qì土气
- zhī jīn枝津
- hù shēn lóng护身龙
- zhuī sī追思
- mù hū目呼
- kōng tiáo空调
- cǎo tǔ chén草土臣
- shè huì bǎo zhàng社会保障
- yī tóng一同
- yù xī dōng玉西东
- ruǎn mù软木
- qīn fàn侵犯
- zhī ēn bào ēn知恩报恩
- wēn xīn温馨
- fēn shēn分身
- yè xiāng夜香
- shè huì rén社会人
- fù zhū dōng liú付诸东流
- bō lí波黎
- dà zhǔ kǎo大主考
- yóu zhí游秇
- gān huò干货
-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
- lǐ tǔ gǔ李土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