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式
词语解释
中式[ zhòng shì ]
例乡试中式者为举人。
英pas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old examination system of China;
⒉ 符合规格。
例轻重不中式。
英qualified;
中式[ zhōng shì ]
⒈ 中国固有的格式。
例中式餐具。
英Chinese style;
引证解释
⒈ 中国 式样。
引曹聚仁 《万里行记·食在扬州》:“在 香港,一盘菠萝牛柳,可算是西式中菜,也可说是中式西菜, 广东 馆子有, 川 扬 馆子有, 北京 馆子也有。”
⒉ 符合规格。
引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错布》:“吏匠侵利,或不中式,故有薄厚轻重。”
《东观汉记·光武纪》:“旧制上书,以青布囊素裹封,书不中式不得上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张篯》:“坐马不中式,有司理其价值, 籛 性鄙,因鬱鬱而卒。”
引《明史·选举志二》:“三年大比,以诸生试之直省,曰乡试,中式者为举人。”
《清史稿·礼志八》:“顺治 初,会试中式举人集 天安门 考试。”
茅盾 《童年·父亲的抱负》:“没有考第三场,自然‘中式’无望。”
国语辞典
中式[ zhōng shì ]
⒈ 中国传统的式样。
例如:「中式餐点」。
中式[ zhòng shì ]
⒈ 符合规格。
引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错币》:「吏近侵利,或不中式,故有薄厚轻重。」
《东观汉记·卷一·世袓光武皇帝纪》:「又旧制上书,以青布囊素裹封,书不中式不得上。」
引《明史·卷七〇·选举志二》:「三年大比,以诸生试之直省,曰乡试。中式者为举人。」
《清史稿·卷八九·礼志八》:「顺治初,会试中式举人集天安门考试。」
近登科 录取 考中 及第
英语Chinese style, to pass an exam (or the imperial exam), to qualify
德语chinesischer Stil
法语style chinois, réussir un examen (impérial), se qualifier
相关成语
- fáng wū房屋
 - gǔ xiāng duàn古香缎
 - niáng niáng miào娘娘庙
 - guó měi国美
 - bù xiàng不象
 - dào cǎo rén稻草人
 - nián mài年迈
 - hé zòu合奏
 - shí huà shí shuō实话实说
 - jiǎn yàn检验
 - qí lù dēng歧路灯
 - yuè xiāng越香
 - guāng lín光临
 - tì guāng tóu剃光头
 - xìng fú幸福
 - xiàn qī限期
 - fǎ lǜ法律
 - xiǎo yí小遗
 - píng rì平日
 - jīng guān京官
 - lín chuáng临床
 - bái yī huì白衣会
 - wàng jǐn望紧
 - zhōng gān yì dǎn忠肝义胆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