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三日偕宽仲宗武登仓园新楼凭眺至月上
[近现代]:陈三立
邻园过雨秋生枝,魂魄踊跃苏癃疲。
襄阳耆旧导我出,亦有柱史相攀随。
突兀楼观跨溪水,新髹朱紫光葳蕤。
并倚栏楯染凉色,完杨柳插青琉璃。
蝉嘶虫语漏缝隙,洗波浓黛连城陴。
游鯈可数红蓼底,微欠钓叟蹲孤罴。
斜阳如谷覆钟阜,饥理粲粲颅骨奇。
深藏陵墓耸危塔,分晴草树犹离披。
南朝风物赚一瞥,安问烽燧含疮痍。
主人不归笑把酒(园丁颇不供茗饮从宗武家取饼酿代之),看移大月成罘罳。
晚鸦下逐带桥影,翻弄吟抱鸣笳悲。
鄰園過雨秋生枝,魂魄踴躍蘇癃疲。
襄陽耆舊導我出,亦有柱史相攀随。
突兀樓觀跨溪水,新髹朱紫光葳蕤。
并倚欄楯染涼色,完楊柳插青琉璃。
蟬嘶蟲語漏縫隙,洗波濃黛連城陴。
遊鯈可數紅蓼底,微欠釣叟蹲孤罴。
斜陽如谷覆鐘阜,饑理粲粲顱骨奇。
深藏陵墓聳危塔,分晴草樹猶離披。
南朝風物賺一瞥,安問烽燧含瘡痍。
主人不歸笑把酒(園丁頗不供茗飲從宗武家取餅釀代之),看移大月成罘罳。
晚鴉下逐帶橋影,翻弄吟抱鳴笳悲。
唐代·陈三立的简介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...〔
► 陈三立的诗(180篇) 〕
宋代:
释祖钦
禅,树止叫喧喧。道,门前风浩浩。冷地思量真可笑。
笑什么,等闲拾得一颗苏州梨,看来却是青州枣。
禅,樹止叫喧喧。道,門前風浩浩。冷地思量真可笑。
笑什麼,等閑拾得一顆蘇州梨,看來卻是青州棗。
宋代:
陆文圭
种柳栽桃总是春,兴亡千古一沾巾。
只评隐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亚人。
種柳栽桃總是春,興亡千古一沾巾。
隻評隐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亞人。
:
方广德
涂林疏树自离离,入眼红肤总不遗。若为连珠过沈约,何来新筑伴潘尼。
金房半坼珠骈落,霜叶平翻玉并欹。还记葡萄槎上种,折来那不称同时。
塗林疏樹自離離,入眼紅膚總不遺。若為連珠過沈約,何來新築伴潘尼。
金房半坼珠骈落,霜葉平翻玉并欹。還記葡萄槎上種,折來那不稱同時。
明代:
杨士奇
冰霜同是岁寒心,回首江南间阔深。尚有风流何逊在,水边篱落待重寻。
冰霜同是歲寒心,回首江南間闊深。尚有風流何遜在,水邊籬落待重尋。
宋代:
刘敞
赵北燕南如掌平,定知台选寄长城。雅歌不废军中乐,缓带能令塞外清。
倾盖由来欣意气,著鞭从此想功名。灞池送目邯郸道,倚瑟空多惜别声。
趙北燕南如掌平,定知台選寄長城。雅歌不廢軍中樂,緩帶能令塞外清。
傾蓋由來欣意氣,著鞭從此想功名。灞池送目邯鄲道,倚瑟空多惜别聲。
唐代:
王维
君心尚栖隐,久欲傍归路。在朝每为言,解印果成趣。
晨鸡鸣邻里,群动从所务。农夫行饷田,闺妾起缝素。
君心尚栖隐,久欲傍歸路。在朝每為言,解印果成趣。
晨雞鳴鄰裡,群動從所務。農夫行饷田,閨妾起縫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