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龙山归隐卷
[明代]:王恭
山人在山心自閒,偶逐无心云出山。云飞飘飘落江海,忽讶山人何得还。
山人旧是霜台吏,曾与绣衣掌书记。八州郎吏揖清芬,三尺儿童识名字。
万事人间转眼非,山人大笑拂衣归。昔时猿鹤今无恙,别后杉松又几围。
林泉未胜功名好,羡君忘机一何早。每因京使买琴弦,屡向词人借诗藁。
兴来蹑履到僧家,竹里焚香白日斜。合屿壶山落天镜,五峰百丈横秋霞。
我昔逃禅此山里,日坐灵花咽潭水。夜半龙鸣万籁声,四五沙门忽惊起。
几年奔走愧尘颜,欲借金梯复再攀。愿留十日与君饮,醉倒白云秋半间。
山人在山心自閒,偶逐無心雲出山。雲飛飄飄落江海,忽訝山人何得還。
山人舊是霜台吏,曾與繡衣掌書記。八州郎吏揖清芬,三尺兒童識名字。
萬事人間轉眼非,山人大笑拂衣歸。昔時猿鶴今無恙,别後杉松又幾圍。
林泉未勝功名好,羨君忘機一何早。每因京使買琴弦,屢向詞人借詩藁。
興來蹑履到僧家,竹裡焚香白日斜。合嶼壺山落天鏡,五峰百丈橫秋霞。
我昔逃禅此山裡,日坐靈花咽潭水。夜半龍鳴萬籁聲,四五沙門忽驚起。
幾年奔走愧塵顔,欲借金梯複再攀。願留十日與君飲,醉倒白雲秋半間。
唐代·王恭的简介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...〔
► 王恭的诗(810篇) 〕
明代:
黄廷用
我爱瀛洲侣,簪毫玉殿东。朝阳鸣紫凤,南国避青骢。
见说戈鋋急,仍闻杼轴空。随轩题尺牍,计日献重瞳。
我愛瀛洲侶,簪毫玉殿東。朝陽鳴紫鳳,南國避青骢。
見說戈鋋急,仍聞杼軸空。随軒題尺牍,計日獻重瞳。
宋代:
刘埙
时平辄弃置,事迫甘前驱。呜呼忠义臣,匪直科目儒。
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趋。岂不寄便安,纲常乃当扶。
時平辄棄置,事迫甘前驅。嗚呼忠義臣,匪直科目儒。
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趨。豈不寄便安,綱常乃當扶。
两汉:
佚名
萱堂积庆,桂苑流芳,于门瑞蔼佳气。正属仲秋弥月,称觞对此际。西王母、来人世。拥佩从、尽皆珠翠。彩庭下,争看蓝袍,衬斑斓戏。富贵有谁同,四德躬全,五福由来备。况善断机迁教,轲亲实无异。看看仕无淹滞。即召入、佐君经济。愿延寿,鸾轴金花,年年加赐。
萱堂積慶,桂苑流芳,于門瑞藹佳氣。正屬仲秋彌月,稱觞對此際。西王母、來人世。擁佩從、盡皆珠翠。彩庭下,争看藍袍,襯斑斓戲。富貴有誰同,四德躬全,五福由來備。況善斷機遷教,轲親實無異。看看仕無淹滞。即召入、佐君經濟。願延壽,鸾軸金花,年年加賜。
:
释崇岳
无卓锥之地,有无价之宝。元不用安排,拈来用恰好。
没人情,佛亦扫。这般村僧,脱空到老。
無卓錐之地,有無價之寶。元不用安排,拈來用恰好。
沒人情,佛亦掃。這般村僧,脫空到老。
元代:
张昱
百年妄引几曾停,看取池塘草又生。蝶戏落花真自适,莺啼深院欲谁惊?
卢郎此去应如愿,宋玉从来最有情。一枕好风吹酒觉,不愁春梦不分明。
百年妄引幾曾停,看取池塘草又生。蝶戲落花真自适,莺啼深院欲誰驚?
盧郎此去應如願,宋玉從來最有情。一枕好風吹酒覺,不愁春夢不分明。
清代:
屈大均
当年设帨雁门关,代北诸军尽解颜。共道榆林飞将种,明驼莫载木兰还。
當年設帨雁門關,代北諸軍盡解顔。共道榆林飛将種,明駝莫載木蘭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