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文公上方
[唐代]:杜甫
野寺隐乔木,山僧高下居。石门日色异,绛气横扶疏。
窈窕入风磴,长芦纷卷舒。庭前猛虎卧,遂得文公庐。
俯视万家邑,烟尘对阶除。吾师雨花外,不下十年馀。
长者自布金,禅龛只晏如。大珠脱玷翳,白月当空虚。
甫也南北人,芜蔓少耘锄。久遭诗酒污,何事忝簪裾。
王侯与蝼蚁,同尽随丘墟。愿闻第一义,回向心地初。
金篦刮眼膜,价重百车渠。无生有汲引,兹理傥吹嘘。
野寺隐喬木,山僧高下居。石門日色異,绛氣橫扶疏。
窈窕入風磴,長蘆紛卷舒。庭前猛虎卧,遂得文公廬。
俯視萬家邑,煙塵對階除。吾師雨花外,不下十年馀。
長者自布金,禅龛隻晏如。大珠脫玷翳,白月當空虛。
甫也南北人,蕪蔓少耘鋤。久遭詩酒污,何事忝簪裾。
王侯與蝼蟻,同盡随丘墟。願聞第一義,回向心地初。
金篦刮眼膜,價重百車渠。無生有汲引,茲理傥吹噓。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...〔
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 〕
唐代:
皇甫冉
北固多陈迹,东山复盛游。铙声发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
此地何时有,长江自古流。频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北固多陳迹,東山複盛遊。铙聲發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
此地何時有,長江自古流。頻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两汉:
佚名
一丘一壑。野鹤孤云随处乐。篆带纱巾。且与筠庄作主人。
高山流水。指下风生千古意。寿庆年年。长在新秋六日前。
一丘一壑。野鶴孤雲随處樂。篆帶紗巾。且與筠莊作主人。
高山流水。指下風生千古意。壽慶年年。長在新秋六日前。
明代:
黄省曾
去年愁里客京华,今日逢期不在家。桂醴兰肴□里奠,遥悬泪眼洒天涯。
去年愁裡客京華,今日逢期不在家。桂醴蘭肴□裡奠,遙懸淚眼灑天涯。
宋代:
宋白
律管飞灰报早春,寿阳梅淡落香烟。
词人竞进新诗入,俊思无过白舍人。
律管飛灰報早春,壽陽梅淡落香煙。
詞人競進新詩入,俊思無過白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