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纪映淮的诗 > 咏秋柳

咏秋柳

[清代]:纪映淮

栖鸦流水点秋光,爱此萧疏树几行。

不与行人绾离别,赋成谢女雪飞香。

咏秋柳鉴赏

  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。

  首句写柳所处的环境。清秋时节,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上,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,微泛波光,这些物,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,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。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。秋季的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、婀娜多姿了。随着叶黄落,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,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,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。“萧疏”二字,突现出秋柳的神资质;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,这不仅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,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,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。

  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,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了内心的情思春天时节,柳色青青,柔条依依,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,如今秋柳这般萧疏,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,可是,曾几何时,当吐絮,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!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载:“谢太傅寒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,俄而骤,公欣然曰:‘白纷纷何所似?’兄子胡儿曰:‘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’兄女曰:‘未若柳絮起。’公大笑乐。即公大兄无奕女(谢道韫),左将军王凝之妻也。”谢道韫以飞絮比,应声成佳句,后世遂用“咏絮才、咏才、柳絮才、谢女才”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,或指其才华。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,以比飞絮,“飞香”二字,又点化了李白“瑶台数千点,片片吹落春香”之句,显得更为凝练优美,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时节的清香。显然,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。无怪乎王士祯闻此诗,因作《秦淮杂诗》云:“十里秦淮水蔚蓝,板桥斜日柳毵毵。栖鸦流水空萧瑟,不见题诗纪阿男。”盖赏其神也。

纪映淮简介

唐代·纪映淮的简介

纪映淮

纪映淮(1617~1691?)明末清初女诗人。字冒绿,小字阿男,江南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,纪映钟之妹,莒州杜李室,其夫抗清被戮,映淮守寡以终,著有《真冷堂词》。

...〔 ► 纪映淮的诗(11篇)

猜你喜欢

渔家傲 一首李公求

金朝王哲

圣老子元姓李。今正是遗风起。向他方求出离。明位。从坎暗清凉地。便施仁兼富义。还略叙闲中意。内无心真活计。分美。都水火须交济。

月下白

清代安扬名

一团粉雪酿清华,月作精神玉作花。谁识鼠姑能雅澹,不将富贵向人夸。

鹊桥仙

明代沈宜修

轻花拂露,长空挂月,人在秋香院小。盈盈一水两相思,■能得、佩环声绕。

铢衣罗薄,翠蛾愁损,试向琼绡低告。无端窗外晓光催,掩泣望、星桥又杳。

次韵程给事书院浣纱石二首 其一

宋代赵抃

倾国铅黄不假施,吴兵勍敌顿凌夷。苧罗石在千馀载,好事公今尚作诗。

晚渡

许相卿

压水云欲堕,吞江虹未收。野人聊自适,吹篴满沧洲。

恭和闻喜宴御制

宋代魏了翁

祖宗德泽被生民,列服山川各效神。

几见高冈鸣凤集,又盾层浪化鱼新。